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,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内生动力,从而更科学地规划大学学业与未来职业生涯。9月5日晚,我院于文E演播厅成功开展首期“母校有约”之校友大讲堂。2015届英语专业校友——胡家伟,现任平安财险新余支公司业务管理部经理、202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——钟爱婷,现任新余市第六中学教师、2025届英语专业校友——曾强,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新余市渝水区税务局科员受邀回校开讲,进行知识传递和经验分享。

作为首位开讲嘉宾,胡家伟以“淬炼成金的大学时光”为主题,将个人职业进阶历程,提炼为“目标拆解法”的生动实践。他结合大学期间“年度任务+学期目标”的自我管理经验,强调规划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可落地的行动方案。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唯有明确方向、聚焦深耕,才能让青春在专业领域绽放光芒。”他寄语新生,要用以终为始的思维制定学业计划,在课程学习中夯实基础,在学科竞赛中锤炼能力,在社会实践中拓展视野,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未来职业竞争力的基石。

“几次求职碰壁让我明白:真正的成长,始于正视失败的勇气。”钟爱婷以“从‘拒信收藏者’到‘职场赋能者’的蜕变”为主线,将毕业季的求职经历升华为对“成长型思维”的深刻解读。她通过对比初入职场时举足无措的心境与如今带领团队的收放自如,生动诠释了“沉淀”二字的分量——“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,更是心理韧性的练兵场。”她建议新生在大学期间主动“拥抱不舒适区”,通过参与社团管理、组织志愿活动、尝试实习实践等方式,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,让每一次挑战都成为塑造强大内心的契机。

“从工科到文科,从校园到基层:我的‘不设限’成长之路。”作为2025届应届毕业生、成功考取公务员的曾强,以“选择在试错中找到心之所向”为主题,分享了自己跨专业学习、备考公务员的奋斗故事。他坦言,转专业时的“从零开始”、备考期间的“日均12小时投入”,让他深刻体会到“热爱与坚持是突破自我的双翼”。他鼓励新生打破“专业决定论”的思维定式,在通识学习中培养跨界整合能力,在职业探索中保持开放心态,既要敢于仰望星空设定理想,更要勇于脚踏实地付诸行动,让每一次‘出格’的尝试都成为定义人生的新可能。

通过此次活动,搭建起连接优秀校友与学弟学妹的沟通桥梁,为新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,构建从入学到毕业、从校园到社会的全链条育人体系。在即将迎来我校建校40周年校庆之际,人文学院将坚决落实好学校党委校庆相关工作部署,进一步关注校友发展、凝聚校友情感、汇聚校友力量,高质量推进各项“校友校庆”工作。